人民网
人民网>>内蒙古频道>>心驰神往 大美赛罕

以“花”为媒,装扮乡村特色产业路

2024年04月22日17:40 |
小字号

四月春风拂人面,正是万花争艳时。在各色非洲菊盛开的“大观园”中,更是一派生动景象。走进赛罕区榆林镇明思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鲜花大棚内,放眼望去,一片片金黄色的非洲菊长势正好。花农们穿梭其中,熟练地埋头采摘,为新一批鲜花的销售做着准备。“这已经是今年的第十茬非洲菊了,再过一周又可以摘下一茬。”合作社法人任瑞边走边向笔者介绍道。
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重在产业兴旺。在合作社成立之初,大棚原本以传统的蔬菜和草莓种植为主。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,合作社积极转型,依托本地的政策扶持,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,大力发展以非洲菊、黄白菊为主的花卉产业,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。

要想产量高,技术是关键。为减少鲜花采摘空档期,提高大棚经济收益,合作社采用微生物菌肥蘸根、铺设网格防止鲜花屈光倒伏等技术,确保鲜花的质量和产量,实现了菊花全年不间断的高品质栽培。

笔者了解到,一个棚的黄白菊种植数量在两万苗左右,成活率在90%以上,目前共有9个种植大棚,鲜花年销售量突破百万株大关,年营业收入达到20万元。每逢节日,这里的鲜花销量都会节节攀升,为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收益。

“鲜花销售模式已经从之前的单一批发转变为订单式销售。我们和市区的鲜花批发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,提供了稳定的直供直销方式。”任瑞说。

花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特色种植开辟了新路子,同时也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和增收。不少留守老人参与到鲜花种植、采摘、打包等工作中,年收入大幅提升,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。

以“花”为媒,鲜花种植带来大收益。接下来,合作社将利用电商平台的鲜花购物窗口,将花卉与互联网深度融合,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。通过与更多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,共同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,为乡村振兴锦上添“花”。

近年来,赛罕区依托发展设施农业,深入探索适合本地的种植模式,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,加大政策、技术支持力度,做强“花产业”,激活“花经济”,打造特色花卉品牌,用花卉种植“装扮”产业经济,着力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的特色产业,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。(李颖剑、付鑫)

来源: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宣传部

(责编:齐浩男、刘泽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返回顶部